由于智能化電網(wǎng)以及新能源存儲方面的需求越來越大,儲能顯得尤為重要。儲能主要分為化學儲能、核物理儲能兩大類,現(xiàn)階段在各種儲能中化學電池儲能和抽水蓄能占據(jù)主流地位,但是由于其自身和環(huán)境限制,發(fā)展受到較大影響。其余儲能,僅有壓縮空氣儲能成熟度較高。
且壓縮空氣儲能可操作性強,儲容量巨大,環(huán)保,不受地形限制,介質(zhì)安全易獲得是**潛力的儲能方式之一。
1壓縮空氣儲能流程優(yōu)化分析壓縮空氣儲能基于空氣介質(zhì)壓縮和膨脹時需要吸收和釋放能量的原理,使用相應設備對能量進行轉(zhuǎn)化和存儲,其整個流程是一個熱力學過程。壓縮空氣儲能整個流程不是**的,不同的循環(huán)流程其儲能效率區(qū)別很大。以下從熱力學過程對壓縮空氣儲能流程進行優(yōu)化。
a1e4循環(huán):包含al等溫壓縮過程,1e等壓膨脹過程,e4等溫膨脹過程;a3ef循環(huán):a3絕熱壓縮過程,3e等壓膨脹過程,ef絕熱膨脹過程;abcdef循環(huán):ab級絕熱壓縮,bc等壓降溫,cd二級絕熱壓縮,de等壓加熱膨脹過程,ef為絕熱膨脹過程;溫e4為等溫膨脹,45為絕熱膨脹。
壓縮儲能流程獲得能量大小與其曲線所包絡的面積一致。其中,a1e4循環(huán)儲存能量*多。分析可知,壓縮階段等溫壓縮是*高效的,但實際應用中的壓縮保持恒溫不可能。所以采用多級絕熱壓縮加等壓降溫方法趨近等溫壓縮。實際中選取兩到三級來進行空氣的壓縮。而1e為等壓膨脹,可以充分利用其他熱量源為壓縮空氣賦予能量,增大膨脹初始能量。膨脹做功階段,從可知,等溫膨脹獲得能量*高,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廢棄熱量,保證膨脹近似等溫膨脹。綜合分析可知,壓縮空氣儲能流以等溫和近似等溫壓縮膨脹作為存儲和做功手段,在過程中盡量使用低品位的熱能,這樣才能獲得*大的儲能效率。
根據(jù)以上的理論分析可知,*優(yōu)的壓縮空氣儲能流程是等溫壓縮和等溫膨脹,所以*優(yōu)流程是abcde45:ab、cd絕熱壓縮,bc等壓降溫de等壓升溫e4等溫膨脹,45絕熱膨脹。
2壓縮空氣儲能在超低溫余熱上的應用目前,我國的能源利用率不高,各行業(yè)的余熱總資源約占其燃料消耗總量的17%到67%,可回收利用的余熱資源約為余熱總資源的60%.而其中溫度在200C左右的低溫熱源所占比例較大?,F(xiàn)階段使用的余熱利用系統(tǒng),主流技術為第三代余熱利用系統(tǒng),主要是對180500C高溫和330380C中溫余熱的利用,對于200C左右的超低溫余熱資源來說,利用效率將會大打折扣。而壓縮空氣用于余熱利用將會取得較好的效果。
以壓縮空氣儲能*優(yōu)流程abcde45為余熱利用的熱力學循環(huán)流程,其余熱的利用主要集中在膨脹前的等壓加熱階段,此時壓縮空氣處于高壓低溫狀態(tài),經(jīng)過設備熱量轉(zhuǎn)換,余熱熱量賦予壓縮空氣,使壓縮空氣的膨脹初始能量更高,從而提高發(fā)電量,以達到余熱資源利用的目的。其效率計算如下:n執(zhí)= W絕熱+W等壓+W Q吸n熱一熱利用效率;W-絕熱膨脹釋放的功,W等壓等壓膨脹釋放的功,W壓縮多級壓縮消耗的功,Q吸i等壓膨脹階段從系統(tǒng)外吸收的熱量,假設其壓縮達到的*高壓力依次從大氣壓開始直至3Mpa,通過公由可知,針對200C低溫余熱,提高熱利用效率并不是*終壓力越高越好,其趨勢是先增后減,所以一定余熱溫度有一個合理的*高膨脹壓力點,因此需要不斷優(yōu)化。中200C低品位熱源,熱能的利用率*大為453%,相對于目前僅有13%~25%的余熱利用率來說是很高的另外,空氣壓縮技術技術也取得了極大發(fā)展,美國SustahX公司已成功解決了等溫壓縮的問題,壓縮和膨脹的效率將會極大提高。
壓縮空氣儲能的儲能效率由于熱利用不同而不同,所以在其儲能過程中要不僅要從設備制造等方面著手,還要考慮其循環(huán)流程優(yōu)化。
壓縮空氣儲能可以創(chuàng)新的與余熱利用相結(jié)合,利用其介質(zhì)特性和能量儲放原理捕獲更低品味余熱資源,提高余熱利用率。
徐玉杰等。風光互補的壓縮空氣儲能與發(fā)電一體化系統(tǒng)特性分析M.中國電機工程學報,2012.吳國芳,陸雷。純低溫余熱發(fā)電系統(tǒng)的熱效率及火用效率。新世紀水泥導
網(wǎng)友評論
共有0條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