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近一輪的鋼價上漲,始終給人一種“勉勉強強”的感覺。目前國內建筑鋼市的上行動力,已有減退的跡象。據提供的*新市場報告,上有產量壓力,下缺需求“托力”,經過短期的上漲之后,鋼市又有了盤整消化的內在要求。
據監(jiān)測,滬上建筑鋼市以穩(wěn)中小漲為主。截至13日,指數報在每噸4280元的價位上,一周上調30元。目前,滬上優(yōu)質品二級螺紋鋼代表規(guī)格的噸價在4200元左右,一周上調40元;滬上優(yōu)質品三級螺紋鋼報價在每噸4300元左右,一周上調20元。與以往的鋼價上漲相比,市場內的一些商家把此輪上漲稱之為“勉勉強強、艱難又煎熬”。一方面,成本堅挺,季節(jié)回暖,人心思漲,價格反彈勢在必行;但另一方面,上有產量壓力,下缺需求“托力”,價格上行的阻力來自多個方面,反彈過程表現得“猶豫”,漲漲歇歇,幅度有限。
作為鋼市“風向標”的“寶鋼價格”,已經連續(xù)2個月開出“平盤”,市場一致解讀為“謹慎”兩字,表明寶鋼對后市不作過于樂觀的判斷。但是一些建筑鋼生產廠家在出廠定價上還是堅持“穩(wěn)中上調”的策略,華東及西部地區(qū)調升價格的廠家相對較多,華東的一些建筑鋼主導鋼廠4月中旬的出廠價每噸繼續(xù)上調30元至100元,這已是3月初以來連續(xù)五旬上調出廠價,估計是要“抓住時機”改善鋼廠的盈利情況。
雖然鋼廠庫存有所下降,但是鋼廠產量重又抬頭的走勢,令市場有點擔心。據中鋼協(xié)的相關統(tǒng)計,3月下旬重點統(tǒng)計的鋼鐵企業(yè)鋼材庫存量比上一旬減少37萬噸以上,減幅在3%以上。但是,3月份國內粗鋼產量同比增長3.9%;日均產量環(huán)比增長3.1%,已是2011年6月份以來的一個高位。有市場人士估計,隨著鋼廠盈利的好轉,后期粗鋼產能釋放很可能進一步加快,“如果粗鋼日均產量恢復到200萬噸以上,鋼市的供應壓力將會明顯加大”。
一直受到市場關注的鐵礦石價格,近期也沒有什么“明確性的走勢”。在內礦方面,河北地區(qū)鐵精粉價格略有下跌,一周噸價跌幅為10元左右。有鋼廠反映,內礦價格下調后,一些礦山信心不足,保持出貨。*近,進口鐵礦石價格雖有一定幅度的上漲,但其中低品位礦石較國內礦仍具有價格優(yōu)勢,鋼廠為降低成本起見,仍以消耗低品外礦為主,對內礦的需求依舊沒有釋放。
相關機構分析師認為,由于今年鋼市偏于謹慎,終端需求多以按需采購為主,所以即便進入“金三銀四”的傳統(tǒng)旺季,也難見成交的明顯放量。經過短暫走高之后,鋼市上行的動力已減退,盤整消化又將成為市場的主基調。
網友評論
共有0條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