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,不幸的家庭各不相同!”
借用托爾斯泰的名言,來說明企業(yè)也是這樣的——成功的企業(yè)是相似的,失敗的企業(yè)各有不同。
我想企業(yè)慘敗的案例應該不勝枚舉,勝利的案例卻是屈指可數!所幸人的記憶是有選擇性的,我們總能忘卻那些不快,而記住那些勵志的“作品”。
但是這些“勵志作品”對于我們來說不能僅僅是精神層面的,而更應該是思想層面的。不能僅僅是簡單的模仿、學習,而必須比那些成功者有更深的理解,你才可能獲取成功。否則臨摹出來的往往是贗品。
許多偉人或者天才都不約而同地具有相似的品格,堅毅、寬容、孤獨,于是我們從這些品格里可以判斷那些人可以成為偉大的人。那么對于商業(yè)案例來說,有沒有這些共性呢?
我想應該有的,兩個*成功的,*不相似的行業(yè),因為成功,他們卻有著共通。
我們僅就國內*成功的王老吉,和國際上*成功的蘋果,來發(fā)現(xiàn)他們的共通之處。
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陽的光芒
若要問蘋果*偉大地方在哪里?我想許多人都會認同蘋果卓越的產品,科技與藝術的**集合,以及卓越產品背后站著一個神一樣的人,他性格乖戾、偏執(zhí)、特立獨行,我們往往容易被一個人迥異的個性所感染,容易被外在的產品所迷惑,所以多數時候我們把成功的因素歸結為領軍人的優(yōu)秀品格和卓越的產品。而忽視了更深層的原因。如果根據這些特征,我們的企業(yè)永遠也造不出蘋果似的產品,我們的企業(yè)家也永遠成為不了喬布斯,我們能怪誰?怪我們的國情?怪我們的醬缸文化?我們大可以憤青似的罵幾句。但這更多地是激起了我們的絕望。原來我們的差距有這么遠,看看我們周圍那么多粗制濫造的山寨產品,我們何日才能趕超歐美?
我們無法模仿蘋果的神髓,因為我們的基本功還不行,我們還不具備那樣的工藝、我們不具備那樣精益求精的精神,我們沒有大師型的設計師,也沒有世界上頂尖的軟件工程師。我們所有的一切都趕不上。我們只能高山仰止。但我們可以想想,美國也有惠普一樣的糟糕企業(yè)嗎!生產出垃圾的產品不怕,卻有一個強大的維修服務系統(tǒng),必要時更有法律顧問來擺平所有一切。
我要說的是惠普也有一個模式,如果說蘋果型的商業(yè)模式是圍繞“使用”體驗展開的,惠普的商業(yè)模式就是圍繞自己的糟糕產品展開的。
我今天的的論點就是:商品應該成為商業(yè)模式的縮影!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陽的光芒,同樣一個優(yōu)秀的商品,不止是好在商品本身,更能集中地反映商業(yè)模式,這決定企業(yè)在創(chuàng)造一個商品的時候,要“一股腦”把所有問題都考慮完整,而不是先生產一個商品,然后再根據商品的特性進行賣點挖掘,然后再營銷部署、廣告投放、終端推行,*終通過一系列的努力把商品賣出去,可以說國內大多數企業(yè)走的都是這個路子。
在商業(yè)問題中,所有的問題都應該只是一個問題,如果不是,那就意味著你錯了!如果你的問題是許多個,并有許多環(huán)節(jié),那么除非你有三頭六臂,否則你很難如期做好!當然這個時候你會考慮一個更高效、默契的團隊來完成,我不否認你能通過更強悍的團隊來完成多維復雜的任務,但這本身就是“力戰(zhàn)”的下策。就如同惠普電腦沒有做好扎實的產品,卻show起了“龐大、高效”的維修團隊,這種榮耀的背后其實是恥辱,潰爛的瘡口形同的鮮花,反而成了值得炫耀的燦爛風景。
再來看看蘋果的產品,極少找到維修點,而其水貨卻招搖過市地橫行大陸市場,為什么?因為蘋果的產品幾乎就不會壞!也幾乎用不著維修點。不了解蘋果者會擔心蘋果維修服務問題,了解蘋果的人,知道蘋果把所有努力都放在卓越的產品上了!基本不用考慮維修服務的問題,有時間,消滅了維修服務卻是*好的服務。
這里你就明白高明的商家對待產品問題上是在做“減法”,而拙劣的商家是在做“加法”,當然不可否認,從滿足廉價勞動力就業(yè)的角度來看可能后者更有價值。所以你也就理解了國情、文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,中國的多數企業(yè)在有意無意間走后一種模式。這種模式、這種習慣很容易讓我們的企業(yè)家如墜霧里,失卻主次,美其名曰“大忙人”,實則乃無頭蒼蠅。
如果所有的商業(yè)問題不能集中成一個問題,那么一定是事情多、環(huán)節(jié)多,出錯也多!百法難治,當用上百種方法或方子來治療時,意味著事情本身是病入膏肓的。結果也就可想而知。
成功的企業(yè)家是專注的,而不是忙碌的!喬布斯給我們做了*好的示范。
網友評論
共有0條評論